關于印發(fā)加強普通中小學勞動教育若干措施的通知
- 2023-04-11 14:34:00
- 畢寧
- 來源:http://edu.shandong.gov.cn/art/2023/4/10/art_11990_10312429.html
- 發(fā)證機關:山東省教育廳
- 發(fā)文編號:魯教基字〔2023〕2號
- 學段:小學,初中
- 政策發(fā)布日期:2023-04-11
- 無具體說明的有效期
山東省教育廳
關于印發(fā)加強普通中小學勞動教育若干措施的通知
魯教基字〔2023〕2號
各市教育(教體)局:
為切實推進普通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,培養(yǎng)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,促進學生全面發(fā)展,根據(jù)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》(中發(fā)〔2020〕7號)、《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(試行)》(教材〔2020〕4號)、《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(2022年版)》及《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(fā)〈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重點任務及分工方案〉的通知》(魯政辦字〔2021〕136號)等政策要求,制定如下措施,請抓好貫徹落實。
一、科學制定方案。2023年秋季學期開學前,市、縣(市、區(qū))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(jù)有關政策要求和當?shù)貙嶋H研究制定勞動教育工作方案,明確勞動教育的組織方式、條件場所、師資保障等,并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備案,指導督促學校開展勞動教育。中小學校要逐校制定勞動教育具體實施方案,并報教育主管部門備案,保證每周1節(jié)勞動課,每學年一個勞動周,圍繞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發(fā)設置勞動教育項目和勞動周活動,明確學生每天課外校外勞動時間。我廳遴選了部分區(qū)域和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,供各地參考借鑒。
二、豐富教育內容。勞動教育以日常生活勞動、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中的知識、技能和價值觀為主要內容。各地各校可結合學校、家庭和社會資源自主確定勞動項目,形成校本化勞動清單,推動學生“做中學”“學中做”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盡量覆蓋課程方案確定的10大任務群,普通高中圍繞豐富職業(yè)體驗,開展服務性勞動、參加生產勞動。勞動課程內容可與通用技術、綜合實踐活動和地方課程、校本課程等有關內容進行必要統(tǒng)籌,與其他學科有機滲透。各地各??筛鶕?jù)實際,以集體勞動為主策劃實施勞動周,一般為5天左右。勞動課課時可以適當合并使用,但不能與勞動周相互替代。
三、拓展勞動實踐場所。省級制定出臺中小學勞動實踐教室配備標準,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配建勞動實踐教室。學校要充分利用現(xiàn)有空間、條件,開辟勞動實踐場地,廣泛設立校內值勤值日、衛(wèi)生清掃、整理收納、綠化美化、幫廚幫餐等崗位,為學生提供勞動機會。建立健全開放共享機制,充分利用現(xiàn)有綜合實踐基地、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、研學基地、職業(yè)院校實訓實習場所和設施設備,為普通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提供所需要的服務。鼓勵利用農村閑置校舍改建校外勞動場地,可納入鄉(xiāng)村教育振興先行區(qū)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改善項目一并實施?!笆奈濉逼陂g,全省認定公布省級中小學生具有勞動教育功能的研學實踐基地200個,遴選公布一批勞動教育類示范基地;市、縣(市、區(qū))教育行政部門每年分類公布一批中小學學工、學農、服務性勞動教育基地,注重遴選能夠滿足勞動周需求的基地,確保每所學校有至少1處相對固定的校外勞動教育場所。
四、配足勞動教育師資。各地要統(tǒng)籌綜合實踐活動、技術、科學、美術、體育等學科教師資源,培育一批“一專多能”的勞動教育專任教師,每所中小學至少配備1名勞動教育教師。市、縣(市、區(qū))在教師招聘中安排一定數(shù)量的勞動教育教師崗位,逐步加大勞動教育教師公開招聘力度。要積極通過學區(qū)內走教、跨學科兼任、購買教學服務等方式,保障學校勞動教育師資需求。鼓勵各地各校聘請能工巧匠、勞動模范、技能人才,邀請具有一技之長的家長志愿者到校開展勞動實踐指導。將參與支持普通中小學勞動教育作為中等職業(yè)學校普職融通的重要內容,鼓勵各地發(fā)揮職業(yè)院校專業(yè)優(yōu)勢,安排一定數(shù)量的專業(yè)教師到中小學兼任勞動實踐課教師,課時量可計入工作量。
五、強化教師培養(yǎng)培訓。支持有條件的師范院校設置勞動教育相關專業(yè)。在高校師范類專業(yè)開設勞動教育課程,重點提高師范生勞動課程的規(guī)劃與組織能力。將勞動教育納入全省教師網(wǎng)絡研修必修內容,實現(xiàn)中小學勞動教育專兼職教師培訓全覆蓋。在名師工作室、工作坊建設中向勞動教育教師傾斜,自2023年起,每年培訓一定數(shù)量的勞動教育骨干教師,逐步培養(yǎng)一批學科帶頭人。市、縣(市、區(qū))每年開展勞動教育教師專題培訓,鼓勵組織勞動教育基地指導教師業(yè)務培訓。定期開展勞動教育經驗交流、案例研討、教學技能大賽等活動,提高教師專業(yè)化水平。
六、建立勞動教育激勵機制。勞動教育教師在績效考核、職稱評聘、評先評優(yōu)、專業(yè)發(fā)展等方面與其他專任教師享受同等待遇。教師開展集體勞動周、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勞動教育等計入工作量。在各級教學成果獎、優(yōu)質課、教學能手評選中向勞動教育教師傾斜。定期組織勞動教育經驗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動,選樹宣傳勞動教育先進地區(qū)、學校、教師和學生。
七、加強專業(yè)研究指導。省教育廳成立山東省基礎教育勞動教育指導專委會,省、市、縣(市、區(qū))教學研究機構配備專兼職勞動教育教研員,學校設立勞動教育教研組,加強勞動課程研究和指導。省級制定中小學勞動實踐指導手冊編寫要求,開發(fā)審查勞動教育教師指導用書。各地結合實際編寫指導手冊、示范教案等,提高勞動課程實施水平。將勞動教育納入省級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立項,鼓勵各地設立勞動教育研究專項課題。省、市、縣(市、區(qū))建立分學段、分專題的勞動課程資源包,評選一批勞動教育精品示范課例,實現(xiàn)優(yōu)質資源共享。
八、完善勞動素養(yǎng)評價。省教育廳研究制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,完善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,將學生勞動素養(yǎng)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,細化評價標準、程序和方法。勞動素養(yǎng)評價結果納入基礎教育質量監(jiān)測,作為評優(yōu)評先的重要參考和普通高中的畢業(yè)依據(jù)。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大數(shù)據(jù)、云平臺、物聯(lián)網(wǎng)等現(xiàn)代信息技術手段,開展勞動教育過程監(jiān)測與記實評價,發(fā)揮評價的育人導向和反饋改進功能。
九、加大經費投入。市、縣(市、區(qū))要加強經費統(tǒng)籌,多種形式籌措資金,推進學校勞動教育設施標準化建設和勞動教育器材、耗材補充經費保障機制。學校按規(guī)定統(tǒng)籌安排公用經費等資金開展勞動教育,確保勞動教育課程實施、師資聘請及培訓等需要。鼓勵市、縣(市、區(qū))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吸引社會力量提供勞動教育服務。
十、推進家校社協(xié)同實施。各地各校通過官方網(wǎng)站、家長會、家長學校等途徑,宣傳勞動教育意義,引導家長以身示范,培育良好的勞動家風。建立社區(qū)、學校、家庭勞動清單,引導家長主動指導、監(jiān)督學生完成社區(qū)、學校、家庭勞動任務,選樹宣傳“最美勞動家庭”。各地各校要與相關社會實踐基地、勞動基地共同研發(fā)實施勞動課程,提高勞動教育育人實效。
十一、強化勞動安全保障。學校要合理安排勞動任務、強度、時長,制定安全、科學的操作規(guī)范,加強對師生的勞動安全教育。要根據(jù)勞動實踐活動項目,制定相應的風險防控預案和應急處置預案,做好家長勞動風險告知。各地要建立組織開展校外勞動教育備案制度,明確時間、地點、勞動內容、風險評估以及與家長、勞動基地簽訂安全協(xié)議書、勞動教育相關保險購買等情況。
十二、壓實工作責任。市、縣(市、區(qū))教育行政部門要明確中小學勞動教育責任科(處)室,牽頭負責中小學勞動教育部署、實施、評價等工作。學校要明確分管校領導,設置機構或明確相關部門負責勞動教育的規(guī)劃設計、組織協(xié)調、資源整合、師資培訓、過程管理、總結評價等工作。
十三、加強督導檢查。將勞動教育推進和落實情況納入對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重要內容,督促加大資金投入,強化勞動教育保障。將學校勞動教育開課率、勞動實踐組織、教學指導、保障措施等情況納入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內容,列入中小學辦學質量評價體系和校長年度考核內容,開展經常性督導和評價,督導結果作為對被督導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(jù)。
附件:
3.縣(市、區(qū))勞動教育工作方案、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示例.doc
山東省教育廳
2023年3月31日